战舰联盟玛丽女王——战舰防护解析英国篇1如下:
温馨提示:不要将本系列内容随意带入游戏。
戴主任镇楼
玛丽女王所属的狮级战舰是英国第一级设计师能够真正放开手脚设计的,能够兼顾火力、航速与防护的全能主力舰,其在战略与战术上的极高价值是无可置疑的。
图片来自战列舰论坛 @tuna-maguro 注意,上图是虎,不是QM。尽管思路相同,但细节是不一样的
在解析QM本身之前,我们需要对当时海战的战术有一些了解。
在游戏中各位可以明显感觉到AP打出高额伤害的能力,在历史上却不全是这样。前无畏时代速射炮的兴起,使得各国海军舰艇的打击手段更倾向于在较短时间内打出总重更多的炮弹,而非少数穿甲能力更强但毁伤效果不佳的炮弹,以摧毁对方的无防护区与轻装甲防护区,损坏对方设备或引起火灾,使对方瘫痪并丧失战斗力——俗称洗甲板。当时的交战距离普遍偏近,并且战舰多配备穹甲与在其之上主装之后的煤仓(图中的横剖面可以清晰地看到煤仓),保护储备浮力与舰体内部的关键设备,即使击穿了水线也不一定能对大型战舰造成严重损伤。相比之下,对其它区域如防护较差的小口径火炮弹药通道等部位进行攻击的效费比要高得多。
图片来自战列舰吧 @tuna-maguro
面对洗甲板,表面硬化装甲的出现使得战舰扩大防护范围成为了可能。比起钢面铁甲,19世纪末出现的哈维钢、克虏伯渗碳装甲等材料的出现使得战舰达到相同防护效果所需的装甲厚度大幅减小——达到相同防护水平所需哈维钢的厚度仅为钢面铁甲的一半,罔论之后各种材料——这使得扩大防护面积不再是奢望。
于是,在军舰上,各种中等厚度的装甲逐渐铺开,原本受限于吨位而仅采用装甲堡甚至穹甲的大中型军舰凭借本身较大的吨位迅速将防护面积扩大。这种随舱室重要程度降低而将装甲防护依次递减的手法,就是Incremental——有“渐增”之意,不知道怎么就变成“全面(防护)”之意了。
当然,战舰的防护并不会全部集中在水线附近,(以当时的标准)落弹角度较大的炮弹一样被当时的设计者纳入了考量范围。但当时的炮弹不管是从设计、工艺和可靠性来看,都相对较差,导致即使其成功穿透较薄的上装而不发生弹体碎裂,较短的延时也不支持炮弹进入核心舱室后再起爆,而能否成功起爆更是另一回事。这样一来,从上装或者露天甲板射入的炮弹,更多情况下只能制造火焰与高温弹片——而这是煤舱与较薄的防护甲板便足以阻挡的。
不过这里还是要稍稍提一点后话:英国人其实在战前就进行过实弹射击等各种试验,结论是多层薄装甲组成的防护甲板能提供的防护足够但有限,而英舰上使用的发射薬确实存在稳定性不佳的风险——但这已经是后话了。
图片来自战列舰论坛 @tuna-maguro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QM的装甲。正如同上文提到的,QM除了在舯部水线附近设置了大厚度主装以外,在艏艉有相当面积的中厚度装甲以抵挡Semi-AP;而面对绕过主装的炮弹,QM则设置了上装以将AP引爆或者直接拦截S-AP,而露天甲板和穹甲则经过加强以拦截弹片;在水下则为弹药库设置了防雷装甲。细心的话,能发现一个现象——QM在艏艉主炮炮座附近的装甲,变薄了。相比动力设备,弹药库的位置更靠舰体深处,并常常在这些部位的上方有煤舱加以保护,某种程度上并不比动力段的防护差。但不知道是否因为经验不足,其炮塔的顶部防护确实存在缺陷,厚度不足且缺乏支撑——这个缺陷最终导致了无可挽回的后果。
在当时人们的观念中,水线被打穿了就被打穿了,后面有煤舱和穹甲控制进水,并不会导致特别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当时的设计中,鲜有抛弃艏艉次装与上装的主力舰设计,更没有将装甲全压在水线上的布局。对比同期低速战舰12in的主装厚度,QM的9in主装虽然略显不足,但面对假想敌11~12in的火炮时的确可以提供足够的保护,在狮级的服役过程中也确实没有出现主装被击穿导致战舰动力损失的情况。而上文提到的炮塔设计的缺陷,最终使得一枚命中其舯部炮塔顶的炮弹,加上舰上人员的操作错误,引发了弹药库殉爆。
这是一型优秀且高价值的战舰。尽管其战果和结局并没有那么完美,但仍然掩盖不了她的光辉与价值。
热知识1:QM的总设计者叫菲利普·瓦茨/沃兹,不是镇楼图里面的那位——镇楼的那位水平比他的前任瓦茨高不少
热知识2:当时德国的高速战舰经常跑不到本来就比英国人低的理论极速,而她们的英国同行做到跑出理论极速这点毫无压力
热知识3:战舰的设计是有演变过程的,不要试图跳出大环境去批判当时的东西——那样做毫无意义
————正文完————
英国高速大型战舰发展史会另外开篇,这里推荐西洋前辈的文章:英国战巡防御问题:对设计决策变迁的考察
本篇文章仅供入门参考,补充资料:[讨论] 费舍尔的战巡防御观
而装甲的演变过程则推荐吞拿鱼前辈(提到好多次了)的文章:
以上就是战舰联盟玛丽女王——战舰防护解析英国篇1相关内容。